当前位置: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研究生历史->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:材料一在中世纪,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—

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:

材料一

在中世纪,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——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--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

幕之下,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。这层纱幕是由信仰、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,透过它向外看,世界和历史却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……在意大利,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。

材料二

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常有宗教色彩,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,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,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,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;而且,这种色彩……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,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,即宗教和神学。

请回答:

(1)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指的是什么?为什么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?

(2)西欧资产阶级初期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显著特点是什么?为什么?

(3)材料二指的是什么运动?分析这一运动的性质和意义。

(4)试比较材料一、材料二反映的运动的异同,并说明其反封建性质。

查看答案 纠错
答案:
本题解析:

【答案要点】(1)纱幕指天主教会的神学主义。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在意大利发生,所以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。

(2)特点:采取宗教异端形式。原因:中世纪欧洲只有一种意识形态,即宗教和神学;资本主义兴起之初,资产阶级力量弱小。

(3)材料二中的运动是指宗教改革。性质:宗教改革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。意义: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;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;促进和推动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。

(4)时代背景:相同点:都发生于西欧封建制解体、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;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。

不同点:中世纪的欧洲,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集团,在领地享有政治、经济特权,采取各种手段搜刮钱财;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,教会成为德意志各阶层集中反对的目标,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应本阶级需要的教会;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、政治利益,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,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也使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,繁盛于西欧各国。

结果..

相同点:都有力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教会,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
不同点:宗教改革,引发出了由闵采尔领导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,16世纪50年代确立了“教随国定”的原则,路德新教在德意志广大地区取得了合法地位,并迅速波及西欧各国,宗教自由逐渐盛行;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,推动了人们去探索、创新,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。

更新时间:2021-12-19 02:03

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

单选题

与悬浮-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相比,关于骨架-空隙结构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说法,正确的是( )。

  • A.黏聚力大,内摩擦角大
  • B.黏聚力大,内摩擦角小
  • C.黏聚力小,内摩擦角大
  • D.黏聚力小,内摩擦角小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沥青混合料结构组成中,骨架-空隙结构的特点是( )。

  • A.黏聚力较高,内摩擦角较小
  • B.黏聚力较高,内摩擦角较大
  • C.黏聚力较低,内摩擦角较大
  • D.黏聚力较低,内摩擦角较小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沥青类路面,其破坏主要取决于( )和极限垂直变形。

  • A.剪切变形
  • B.抗剪强度
  • C.弯拉强度
  • D.弯拉应变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,班都拉(ABandura)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

  • A.道德认识
  • B.道德情感
  • C.道德意志
  • D.道德行为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中共十八大以来,中共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,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依法治国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。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,也有战略举措,每一个“全面”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,其中战略目标是

  • A.全面建成小康社会
  • B.全面依法治国
  • C.全面深化改革
  • D.全面从严治党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期,把向西方的学习,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,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。体现这一社会改革方案的纲领性文件是

  • A.《海国图志》
  • B.《天朝田亩制度》
  • C.《资政新篇》
  • D.《四洲志》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主义的大旗,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的刊物是

  • A.《新青年》
  • B.《共产党》(月刊)
  • C.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
  • D.《劳动团体与政党》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,是要瓜分中国、灭亡中国。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,达到高潮是在

  • A.中日甲午战争后
  • B.第一次鸦片战争后
  • C.第二次鸦片战争后
  • D.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期,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犯过三次“左”倾错误,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,并最终导致红军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作战中遭到失败,不得不退出南方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——长征。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

  • A.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“左”倾盲动错误
  • B.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“左”倾冒险主义错误
  • C.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“左”倾教条主义错误
  • D.博古、李德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
查看答案
单选题

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,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。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,从骚扰、蚕食中国沿海、边疆,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,甚至企图瓜分中国。规定把台湾、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

  • A.《南京条约》
  • B.《北京条约》
  • C.《瑷珲条约》
  • D.《马关条约》
查看答案